• 主页 > 知识问答
  • 宅家生活催热云经济,云健身迎来新春天,但用户留存和商业化难题待解

    一度饱受诟病的互联网健身,似乎正在迎来新的春天。特殊时期,云健身加速行业整合,催化家庭健身市场,但用户留存和商业化问题仍需解决。

    检查站延误和复工延误

    “我们原本计划2月份开店,但现在还关门,每个月都要支付房租、员工工资等固定开支,经营非常紧张。”上海VIS Fitness创始人Elva告诉第一财经记者。

    VIS Fitness注重一对一、小班教学。在上海新天地和古北拥有两家门店,共有员工20余人,会员2000余人。其会员70%以上为活跃会员,店铺入住率约85%。以往,春节过后,正是健身行业老会员换卡、新会员办卡的高峰期。现在,线下业务几乎处于停滞状态。

    作为重资产行业,租金和人力是线下健身行业的重要支出,因此现金流保障尤为重要。 Elva表示,租金占整体成本的35%,人员工资占55%。精品健身用户体验的核心在于健身教练。专职教师都是经过精心挑选的,也是公司的重要资产。在保障员工的前提下,员工的底薪、社保、公积金照常缴纳,现金流压力自然转移到经营者身上。

    武汉健身房排名_武汉运动健身房_湖北武汉健身房

    武汉集酷瑜伽工作室创始人黄慧娟也面临着同样的问题。自1月15日放假以来,她的线下收入为零。为了维护与客户的关系,Jicocoon Studio延长了老会员的会员时间。身处疫情最严重的地区,什么时候能复工就更不确定了。

    放眼全国,几乎所有线下健身房都已关闭。威尔斯、万亿韦德、乐客体育线下店、青鸟健身等均已关店、暂停营业。他们暂时暂停发卡并延长会员期限,以降低客户流失的风险。尽快复工是当前所有健身房的期盼。但目前疫情形势和政策复工日期尚不明确,提前复工需要考虑防疫风险、用户防疫焦虑、舆论压力等。

    疫情只是加速行业整合的催化剂。青城科技发布的《2018~2019年健身行业白皮书》显示,全国共有健身房97746家。 2018年共有3099家健身房关闭,关闭率为4.36%。成立一年内关闭了528家健身房。

    一位消费行业投资人告诉记者,“随着预付费监管常态化以及一线城市健身房增速放缓,以现金流为主的健身房红利期已经结束,很多健身房本身也面临着现金流问题。”压力。”

    云健身流行

    湖北武汉健身房_武汉健身房排名_武汉运动健身房

    线下冷清,线上健身却火爆。在各大内容平台上,健身相关话题和KOL粉丝数量呈现爆发式增长。

    B站数据显示,疫情期间,B站健身视频累计播放量达6.6亿次,较去年同期增长近200%。用户总观看时长同比增长164%。健身UP主新增粉丝总数同比增长超过240%。 %。

    小红书平台上,疫情后健身内容笔记发布量增长2.01倍,健身视频观看量增长2.09倍。 “在家健身打卡”相关贴文阅读量已达3.5亿。其中,“我们一起做瑜伽吧”、“打造腹肌马甲线”成为用户发帖打卡最热门的话题。瘦腿、减肥餐等是用户搜索最多的。关键词。

    从大年初二开始,Jicoon瑜伽工作室就开始录制在线课程,并将视频内容发送到微信群,组织学员在线学习。同时还在小红书上进行直播教学。据黄慧娟介绍,首播期间就收到了600多名用户的询问。疫情期间粉丝增加2万,新用户持续购买课程。

    “线下受地域影响,我们主要靠口碑获客,而线上则是全国范围,潜在客户也会扩大。我们需要粉丝,平台需要内容,正好形成互补共赢。”关系。”黄慧娟说。

    为了抓住用户爆发的机会,体育直播平台也在加大对在线健身内容的投入。

    热门体育内容的引入不仅丰富了平台的内容,也进一步扩大了用户群。 “健身直播上线以来,已有230多场直播课,带动了大量新用户来到PP体育,而这些新用户转化为观看比赛的比例高达30%。 ”苏宁体育集团执行副总裁王东告诉第一财经记者。

    虽然向线上转型突破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但如何保证健身效果、营造互动氛围、如何将线上积累的粉丝长期转化为线下客户,企业也在探索。

    利用手头的教练资源,VIS Fitness开始在小红书直播平台每天进行两节教练课程,并尝试在直播期间进行试课和销售。 Elva认为,线上教学面临三大挑战:一是教练员的转型。课程安排要适应线上特点,保证师生互动需要思考。

    其次,线下课程教学目的明确,即安全性、活动性、功能性、有效性。在线教学很难保证同等水平。此外,帮助会员晋级还会有折扣。比如直播的时候不断有新人进来。如何不断为新粉丝解答问题的同时保证其他同学的学习进度也是一个很大的挑战。

    武汉健身房排名_武汉运动健身房_湖北武汉健身房

    为了保证在线课程的质量和互动效果,VIS Fitness要求所有老师进场录制课程。无论是视频录制背景还是音乐都受到严格控制。为了加强学生互动,在课程安排上留出了更多的时间进行互动问答,并与一些运动品牌合作,在直播过程中进行抽奖等营销活动。

    “线上健身更多的是保持与顾客的粘性,保证学生有锻炼习惯,扩大品牌影响力。但从长远来看,健身还是会回归线下,或者说线上线下融合的趋势。”埃尔瓦说。

    隐藏的忧虑和新的机遇

    云健身是昙花一现还是新的投资赛道?疫情过后健身市场将迎来哪些新机遇?

    为此,投资者认为线上健身只是替代品或者是暂时的需求,最终会回归线下服务。 “从长远来看,线上是获取客户的一种手段。”王东也表达了同样的观点。他认为,疫情过后,线上健身市场肯定会下滑,大家都会回归户外和场地,但这次疫情无疑催化了家庭健身市场,未来还有很大的探索空间,比如更有针对性的课程、更好的交互形式和用户体验。 “无论是云健身、云娱乐、还是云演唱会,都会吸引新的流量。最终,如何完成用户留存和流量转化,才真正考验平台的实力。”王东强调。

    疫情带来健身直播的火爆,也刺激了人们对家庭健身的需求,一定程度上带动了家庭健身器材销量的增长。

    在线上健身直播课的同时,PP体育、苏宁易购都推出了家庭健身产品优惠。数据显示,苏宁易购家庭健身产品销售额同比增长67%。跑步机、椭圆机、哑铃、瑜伽垫、跳绳等健身器材整体销量同比增长269%。

    不少投资者表示,此次疫情将加速Peloton模式在中国的发展和落地。 Peloton被誉为“健身界的Netflix”,以其硬件加内容、包月付费等健身新模式在美国成功上线。 “以Nintendo Switch健身环为代表,变被动为主动,增强健身娱乐性和趣味性的硬件加在线内容将成为新趋势。”熊猫资本副总裁周华告诉记者。

    创世合伙人聂东辰认为,疫情提高了线上健身产品的渗透率,也推动了供给侧,包括健身房、健身教练、健身内容提供商更多地参与线上模式。另一方面,传统线下产业将面临新一轮整合。传统固定收益模式和长期会员卡收费模式的从业者可能会面临最大的挑战,而能够真正赋能传统从业者的产业角色将会出现新的机会。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联系本站,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bjxuyuande.com/html/tiyuwenda/9389.html

    加载中~

    相关推荐

    加载中~